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28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南灣湖 美女間諜 閃電森林 8強 同人展 

PPPoE Killer (類似netcut)
PPPoE Killer 終結不限制上傳速度的人軟體名稱:PPPoE Killer軟體版本:0.1軟體分類:網路執行平台:Windows 2000, XP, 2003語言介面:繁中軟體特色:類似netcut官方網站:http://www.google.com/group/pppoe-killer下載連結:http://0rz.tw/a12DW(原來的是): http://pppoe-killer.googlegroups.com/web/PPPoEKiller_v0.1.zip)PPPOE-KILLER GROUP軟體簡介:
這是 PPPOE-KILLER GROUP 寫的小軟體 起因是宿舍被狂用FOXY的室友所苦但是對於一般的ADSL撥號環境 netcut起不了作用所以寫了這個小程式幫他因為可能也有人需要所以就分享出來囉!使用說明:安裝前 NOTE: 需安裝WinPcap 4.0以上版本才能執行這個軟體WinPcap官方網站, 下載WinPcap auto-installer, 點兩下即可安裝完成1. 執行PPPoE Killer, 可以看到本機電腦上所安裝的網路卡, 按下偵測之前, 你必須先確定你是從哪一張網路卡連到ADSL數據機的。2. 有兩種硬體位址要偵測, 第一種是ISP的硬體位址, 第二種當然就是目標的硬體位址啦。首先先偵測ISP的硬體位址, 確定好網路卡之後, 按下偵測按鈕開始偵測, 然後切斷自己電腦的PPPoE連線, 再重新撥號一次, 這時候應該就會偵測到兩個硬體位址, 一個是本機電腦的硬體位址, 另外一個就是ISP的硬體位址了。3. 接下來, 就要偵測目標電腦的硬體位址了。PPPoE Killer只能在目標撥號時偵測到目標電腦的廣播封包, 因此, 重點就在於你要怎麼讓目標電腦重新撥號了, 這個動作只需要做一次, 除非目標電腦換新的網路卡。一般來講, 最有效的辦法應該就是藉助"外力", 例如在你們所共用的switch hub上拔掉目標電腦的網路線, 然後再插回去, 這個動作就會讓目標電腦重新撥號了(WinXP會在斷線60秒後自動重新撥號, ADSLAutoconnect則會馬上重撥), 然後PPPoE就可以偵測到目標電腦的硬體位址了。偵測到之後, 可以停止網路卡的偵測動作, 以節省系統資源。 


 

楊舒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衝浪 宮崎葵 上海世博 郭采潔 3D麥田圈 

Subtitle Workshop 影片字幕編輯軟體
【軟體名稱】:Subtitle Workshop 【軟體版本】:2.51 【軟體分類】:影音相關【軟體性質】:免費軟體 【支援語系】:多國語系 【檔案大小】:1.03MB【放置空間】:HTTP【解壓密碼】:無
【軟體介紹】:
Subtitle Workshop 是功能完整、高效率、且容易使用的字幕編輯工具,它支援所有的字幕格式,並具有任何你在編輯字幕時會需要的功能。Subtitle Workshop 讓字幕的建立、編輯與轉換,成為一件容易的事。它直覺而容易使用的界面,協助你快速地存取各種進階的功能,並具有高執行效能與穩定性,再加上內建拼字檢查以及影片預覽功能,大大地減少編輯字幕所需的時間。http://www.urusoft.net/downloads/subtitleworkshop251.zip

 

楊舒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雅妮 無尾熊 親親 魏蔓 金像獎 

DotNet Helper V1.30 簡易使用說明
  上次有人問我這個東西該怎麼用,老實說我也不太會用,因為扯到了編程,我只能說個大概的方向,至於細節,看有沒有人可以補充!
  首先,現在以 net 來編寫的小軟體開始多了起來,但目前為止我還沒用過那個軟體可以直接編寫資源項目,前一陣子在大陸的論壇看到這個小工具,我就順手把它繁體化,心想著總會有用到的一天!
  直接進入主題,我拿一個小軟體開刀,Subtool 是大陸的軟體,用來處理影片字幕的,用 peid 偵測結果為 net 編程的軟體:
  開啟 DotNet Helper 預設用 Unicode 編碼,其它的選項我沒動,直接按反編譯:
  注:選項的部份就請自行測試了,我幫不上忙!
  底下選取的四個檔為反編譯匯出的資源檔,但不管匯出多少檔案,我們只要看 *.il 這個檔案就好!
  用文字編輯軟體開啟副檔名為 il 的檔案,在裡面我們可以找到很多包含數字的 ( ),這些數字就是我們要修改的目標,它們為 UniCode 編碼,如下圖:
  注:據觀察,我們要修改的目標應為 bytearray ( ) 內的東西,請自行實驗!
  我們就修改一組,把原本應為 87 65 F6 4E 0D 54 ==文件名改為 94 6a 48 68 0D 54 ==檔案名,至於那些要改,我是建議,軟體執行時看得到的部份才改,免得多改多錯! 
  改完後,用 DotNet Helper 執行編譯,在輸出檔案一欄中就告訴你編譯完的檔案會用什麼檔名存檔!
  以下為對照圖!
  至於其它的細節....看有沒有在玩編譯的人幫我補充一下!

 

楊舒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桂綸鎂 歷女 陳以庭 HOLGA raindog 

〈惟馨〉樹林市─規划中捷運線 區域發展現甘霖
近年來,北縣各地區房市先后出現價量齊揚的狀況﹔不過位于板橋、土城、鶯歌、三峽及龜山之間的樹林,房市似乎相對冷清。分析其原因,房市增溫之區域,不是有利多題材可供炒作,不然就是官方釋出大批重划建地并擘划遠景﹔這方面,樹林似乎弱勢許多。不過這樣的現狀,很可能即將有變化…… 你知道樹林市地名的由來嗎?樹林市其實并不是真如其名,種滿或長滿了大小樹木﹔由于過去大漢溪經常泛濫成災,當地因而常成水鄉澤國,住民于是在沿岸種植樹林保護堤防,『樹林』之名就此不脛而走。
不過當地真正被普遍稱為樹林,卻是日據時代以后的事。在『樹林』這個名稱之前,本區還有『風柜店』之名。不過,這可不是因為樹林像澎湖一般,風勢大又強而被稱『風柜』,而是張厝圳(樹林原名)原是打鐵店鋪聚集之處,而打鐵店又多用風柜鼓風鍛鐵,故『風柜店』才成為早期的地名之一。
◆區域重點產業 農工活動為主
依照區域發展及特性,樹林市大約可分樹林、三多、山佳以及柑園四個區﹔其中,樹林(市區)開發最早,商業活動最鼎盛,人口密度也最高﹔三多、山佳地區則是大小工廠林立,為當地之工業區,人口因此稍少。柑園地區則位置上是介于樹林及三峽舊市區之間,早期大漢溪流經這一帶,造就了當地可供從事農耕的河床地,至今生產活動仍以農業為主。
整體來說,樹林是以農業和礦業為最主要之生產及經濟活動。近年,樹林市則成為大台北地區重要的工業地帶,因此有不少人口遷入。八○年代,本區人口以每年約3~5千人之速率成長。88年,本地人口突破15萬人,因此由鎮升級為市。
以農業、礦業以及釀酒起家,卻因工業而快速發展的樹林,在升格為市之后,區域發展就開始出現瓶頸、進展減緩。因接近北縣板橋(該市之溪昆地區,就區域發展及都計范圍論,都與本市關系較密切),樹林因此成為大台北地區重要的衛星城鎮之一﹔但太迅速的人口成長,使得規划不佳、公共設施不夠之缺失漸次暴露,生活質量逐步劣質化。
樹林之近年人口變化上,自升格為市后,區域人口成長速率便開始趨緩﹔早期年增率都在1%以上,近年則迅速下滑。以91~95年這五年計算,五年之內人口增加還不到五千人﹔換算成長率,還不到3%。
我們都知道,人口其實是一個區域房市要能發展,相當重要的元素。以樹林市來說,升格為市前人口成長過快,使區域建設及規划不佳的問題暴露﹔再加上工業區范圍大,當然不易吸引無地緣關系的區外客進駐。因此區域房市,多須靠本地客源支撐。就在這種先天不足,后天又失調的情況下,樹林近年房市發展,大體可說是乏善可陳、差強人意。
而從實際的數據看,其實也左証了如此的觀察與推斷,近几年樹林市房市供給,無論預售及成屋市場,都呈現逐年供給量下滑的情況,直到近一、兩年由于景氣復蘇,推案量才略有回升。但這個回升,并非樹林區域真正獲得發展契機或有利多新題材﹔此部分,本文將在后段分析。
◆近年房市 同區內兩樣市況
從人口成長急速增加后又減緩,及近年房市供給量欲大不易之情形來看,樹林確實面臨了一定的發展瓶頸。而就目前樹林地區的發展態勢來說,則是略顯渾沌的。
就近年北縣整體市場發展來看,几個價量俱揚的區域,的確都是有建設或話題利多支撐。不過如果視野放大到整個大台北,其實北市土地資源漸稀所造成的漣漪效應,更是使北縣平均價格上揚的真正主因。因為很明顯地,離北市愈遠,易達性愈低之區域,房價仍舊是愈低。就這點看,樹林要出現明確的房市進展,機率不高。
接著看交通。早期樹林有所發展,確實是承地利之便﹔因板橋溪昆地區近在咫尺,樹林在交通上占有先機。北二高的通車及三鶯交流道之設置,理論上是讓三峽和鶯歌地區受惠,但也同時連通樹林之柑園地區,改善該區聯外交通。但畢竟柑園地區是樹林之邊陲地帶﹔對所謂『正』樹林地區而言,幫助其實不大。
此外,近年北縣郊區房市有所發展,重划建設是絕對關鍵,這部份樹林其實也沾上了邊,也就是北大特定區。北大特定區,顧名思義,開發之中心是台北大學三峽校區﹔不過該特定區其實有約一半的面積,屬于樹林市之行政區范圍(柑園地區)。
該區開發初期,建案多集中在三峽段,但近兩年,樹林段房市也逐漸蓬勃。然而就如北二高三鶯交流道般,實際上受惠的,勉強算是柑園地區。整體歸納,就行政區論,樹林市近年房市確實出現價量齊揚,但此一現象,還是源于北大特定區開發利多,與真正的樹林地區關聯有限。于是我們看到,同一行政區內,顯現截然不同房市景象的結果。
以下,即針對上述所提,樹林市之四大區塊,進行較詳細的行情介紹及分析:
一.舊市區
樹林的舊市區,是以樹林火車站為中心,延伸至中正路、大安南路、中山路及中華路等當地重要交通干道。雖說叫做舊市區,但本區目前仍是樹林生活機能最佳處,也是政經文教中心和人口主要聚集地。本區大致以樹林火車站為中心,分為前站及后站兩區。
前站位于樹林火車站東南側,鎮前街、博愛街一帶,為傳統市集所在,商業活動發達﹔不過因發展時間早,街廓狹窄、行車不便,發展趨近飽和。至于再往東側走則就是板橋溪昆地區。因此就行政區論,本區塊推案,確實多位于后站一帶。
本區近年指標大案,是位于日新街上之「米蘭」系列案。本案一期「米蘭花園廣場」于92年底推出,開價高達17.5萬/坪,比當時區域行情約13~15萬/坪高出甚多。93年5月同為先建后售的二期再推出,開價漲為18萬/坪。
盡管價格相當高,然一、二期去化還算順利,主要是由于該案刻意從建材選用、外觀及產品規划上,塑造區域頂級住宅的氣勢,因此吸引不少消費力較強的自營商或工廠老板型區域客。
至于總銷35億、326戶的第三期「米蘭之星」,雖是商業用地,然與一、二期同屬一個街廓,地段上差距微乎其微,開價則一舉達20萬/坪,創樹林目前天價紀錄。
然畢竟前兩期產品,已掃去不少這類客源,因此自94年底三期推出至今,銷售期已超過一年半,近期卻仍釋出報廣強銷,顯示區域客支撐力道早已不足,所以才出此媒體,意圖拉攏區外客。只是就樹林市區現況看,除非有地緣關系,否則區外客源確實難以認同。
除「米蘭」系列案外,本區近年推案相當零散。位于大安路,95年底進場的「富貴名第」開價18萬/坪,同年稍早推出,,位于鎮前街先建后售的「世紀凱悅」開價16萬/坪,基地旁有電塔的「大安綠園道」則為15.8萬/坪。
綜合這三個建案,大致上本區近年行情其實漲幅有限﹔像「大」案,盡管小環境不佳,但價格相對較低,區域客仍舊大捧場。「富」案雖然號稱鄰近知名量販店,但顯然是搭「米蘭」系列便車,才能開出18萬/坪之價格。二.三多地
本區位置約在樹林市區北側、大安南北路北邊之區塊,主要街道為保安街、俊興街及中正路等。本區域地目以工業用地為主,其次是農業用地,住宅用地相當零星。由于區內工業氣息重,環境質量不易提升,區域房市原則上不易吸引區外客,多以小區域內大小工廠內之藍領階級為主要客源。
不過本區在地緣上,與下新庄地區頗近,過往如產品力強、價格合宜,其實有機會占價格較低之優勢,吸引下新庄地區之區外客。不過顯然由于整體生活機能不成熟,盡管前些年北縣有工業區松綁開發總量管制措施,但似乎開發商對此地仍興趣缺缺。
近兩、三年來,本區几乎沒有建案出現。只有今年中出現推案,是位于武林街,身分為乙種工業透天住宅(登記為一般事務所)的「馥園」。純就價格來說,本案總價在千萬以上,折合單價15.5萬/坪,以本區過往行情論,其實是偏高。本案的實際反應,應該是本區未來是否還有建案出現的試金石。
三.山佳地區
與舊市區以樹林火車站為發展中樞類似,山佳地區是以山佳火車站為重心。至于區域型態則和三多地區類似,工業用地所占比例頗高,住宅及商業用地僅在山佳火車站附近。
93年上半年之前,本區房市其實還相當沉寂,然之后或許是北大特定區的火熱話題,稍稍延燒到本區,在山佳車站附近及柑園橋下,短期內出現不少新案。
這些建案包括「和彩逸墅」、「水景?別墅」等小型透天案﹔93年底推出、柑園橋畔的「陽光?里」,則是全樹林都少見,總銷20億的大型個案。本案分兩區,分別規划透天及大樓產品﹔透天建坪不小,平均單價約14萬/坪,大樓則是多元格局,平均開價每坪11萬。
上述几個集中在93到94年推出的新案,開出單價多在每坪12~13萬左右,其實已遠高于過去當地約在10萬/坪上下的開價水平。分析此一狀況,除了北大特區話題外,應該也和當時大台北整體房市持續加溫有關。
不過近兩年,本區房市溫度又緩降下來。前述「水」案于95年推出二期,價格折合單價每坪小漲1萬﹔同年位于中山路商業區,距山佳火車站三分鐘步程的「中山名人錄」則是13.5萬/坪開價。「逸墅」則是規划大坪數透天產品,總價千萬以上,折合單價15萬/坪。
整體而言,本區仍缺乏讓房市長期穩定發展的條件,近年房市算是恢復平靜﹔而從去年本區出現的個案開價來看,區域行情自上一波93年價量俱揚后,確實缺乏再往上突破的支撐力道。
四. 柑園地區
與上述三個區域相比,山佳地區西南側的柑園地區,地理位置更顯偏遠﹔從樹林市區通往柑園,須穿過山佳地區、跨過柑園橋才能抵達﹔事實上,柑園其實更接近三峽與鶯歌。
由于地理條件較為封閉,因此本區塊比前述三區更難吸引區外客源,房市產品多為小規模的磚造連棟透天產品,行情也是全樹林最低者﹔93年之前,平均行情不足10萬/坪。
93年前,本區確實并沒有指標型推案出現,之前推案也相當零星,規模甚小。不過以樹林這個行政區來看,93年后卻出現很多新供給量。難不成,樹林出現了一塊新興開發區?
這段描述可以算對,也可以說錯﹔這個新興開發區,就是大名鼎鼎的台北大學城特定區。本區雖名義上屬三峽,但其中有一半左右的面積,是屬樹林市管轄﹔而這塊屬樹林市之部分,就屬于柑園地區。附表一、二之樹林全市推案統計,其實之中有相當大的比例,就來自北大特定區樹林段。
由此來看,過去客觀條件相對最差,几乎沒有具體房市發展的柑園,反倒成為樹林目前最具潛力之區域。只是,推出這些個案的建商,其實是看中北大特定區的未來遠景,而非樹林或柑園。因此嚴格來說,北大特區利多,對樹林而言毫無意義。(樹林段在都計中屬北大特定區,本文僅做簡略描述)
◆過去缺乏話題 房市型態封閉
三鶯交流道雖提供柑園地區新的聯外交通動線,然由于柑園本身先天發展就不良,因此有些遠水救不了近火的感覺。北大特定區重划利多,當然更無法幫助本市房市真正突破現狀。
確實,到現在為止,我們看不到樹林有什么實質利多﹔上述近年房市發展熱絡的北大特定區樹林段,和樹林本身的發展臍帶關系,其實也微乎其微。那么,樹林難道就這樣繼續維持現狀,成為北縣的邊陲市鎮?
那倒也未必。近期北縣各區,几乎都有捷運話題,樹林地區其實也不例外﹔而這個捷運話題,就是規划中的萬大─中和─樹林線。該捷運線的研議,大致上是將北市91年研擬的捷運萬大線,與92年北縣規划的樹林線加以合并。
在經過公聽會及研究規划后,于93年6月完成初步之路線規划,是從目前的捷運中正紀念堂站出發向西行,沿南海路、西藏路及萬大路方向行駛。經富民路后穿過新店溪,接至永和保生路,再進入中和連城路、土城金城路﹔然后續延金城路跨過城林大橋進入樹林,走中華路、八德路、大安路及中正路方向,最后與新庄捷運線回龍站交會。
◆萬大樹林捷運 將成炒作題材
就以上規划,本路線總長度約22.1公里﹔北市中正紀念堂到中和路段為地下行駛,中和高中后則轉為高架,并在金城路北側設置機廠,在莒光路設支線車站(即樹林支線之起端)。共22個停靠站中,有14個為地上,8個為地下。至于運輸量,原本規划是定位為輕軌,但目前捷運局已建議改采獨立路權之中運量系統。
本路線其實現在還在環評審議階段,而還停留在規划階段的原因,則是在路線定案上。而耗費多時溝通后最后才搞定的,就是樹林境內路段。
由于地方人士各有看法意見,因此本捷運路線中樹林路段,曾出現中華、八德、大安、中正路之方案一,以及方案之二之從城林大橋后直接東行篤行路,再連接中正路兩種。
從北市捷運局網站最新公布信息來看,是暫以經過樹林市區大部分范圍的方案一為底定路線﹔至于考慮到溪昆地區的方案二,則將以公交車接駁方式來解決。從初步定案的路線來看,確實是考慮樹林長期缺乏聯外交通動線下的產物。
然而在尚未發包動工前,一切都可能還有變化﹔就像去年蘇貞昌還是閣揆時,到淡水大洒輕軌捷運利多,并信誓旦旦宣示經費已有著落,即將動土﹔然今年中扁政府六度更換行政團隊后,這淡海捷運線因此又產生變量。類似的情況,三鶯線也發生過﹔因此樹林支線,也很可能還要讓人望穿秋水一陣子。
而更重要的是,樹林整體公共建設條件,其實在北縣人口較集中的几個區塊來說,還是相對落后的。從這點看,這樹林支線不到真正發包之時,恐怕樹林房市仍難有沖破現狀的機會。不過如就題材

炒作層面看,對久未有實質發展利多的樹林房市,說這條捷運線的初步定案,是久旱逢甘霖,一點也不為過。樹林都市計划范圍大致呈東西狹長狀,本就不利區域發展,加上區域發展特性不易吸引區外客,房市還是自給自足型態。在樹林支線確定動工之前,房市需求能量仍有限﹔規划產品最好還是鎖定區域特定客層,如前述「米蘭」系列案,或迎合主流需求之平價產品,規模也不宜過大。

 

楊舒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熱浪島 iphone4 公益 自拍 美女空姐 

外資擴大賣超逾百億 連投信都轉賣 三大法人賣超110億元
台股本周以來挑戰月線失利,今(29)日受到美股重挫的衝擊跳空下跌開出,盤中開低走高,尾盤跌幅縮減,日 K線拉出長紅,終場仍以下跌84點作收,三大法人同步站在賣方,外資賣超102.54億元,投信賣超5.49億元,自營商賣超2.20億元,共從台股撤走110.23億元。
外資今天再度擴大賣超102.54億元,累計本周以來賣超金額達122.45億元,若再加計外資近 6周連續賣超2869億元,累計近 7周來,外資賣超已將近3000億元,將今年以來外資買超金額抵減至僅有654億元。 投信過去 4個月來在台股月月買超, 8月以來,除8/2 出現一日賣超外,幾乎是天天加碼台碼,今天轉為賣超5.49億元,中斷連18買的紀錄,今日買進、賣出的雙邊金額同步放大,顯示投信在調節持股的同時,也不忘換股操作。
外資今天擴大賣超台股,再度拿重量級權值中的金控、晶圓雙雄開刀。尤其是金控股,在次級房貸陰影下,信用貸款恐怕也將受波及,簡直成了外資現成的提款機,賣超國泰金達3.76萬張,高居賣超個股第 1名,同為金控股的復華金、新光金、富邦金,中信金也被大賣。
宏碁併購捷威,被外資譏為「浪費銀彈」,儘管摩根士丹利、巴黎證力挺重申「加碼」評等,但外資持續再賣3.50萬張,以賣超投下反對票,今日連續跌出第 2根停板,短短 2天內,市值縮水200億元。
里昂證券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面板旺季效應恐將令人失望,面板報價10月起將反轉向下,要等到明年第 1季,才能出現真正的產業結構性利多,友達、奇美電,雙雙被降評等至「表現不如大盤」,今日遭外資分別大賣3.33萬及2.41萬張。
台股今日尾盤拉升向上,大盤指數雖未能翻紅,但成功在10日線附近止穩,並將10日線翻揚向上,不過,短期均線重走多頭格局,上檔月線和季線死亡交叉的壓力
重重,在量能不出下,攻克上檔套牢反壓,多方仍須努力。

 

楊舒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瑤瑤 脫衣 龍紋身的女孩 南非 熟女 

6家連接器廠上半年財報評析
連接器廠上半年交出亮眼的成績單,萬旭電業(6134)每股以2.88元居連接器廠之冠,詮欣(6205)以2.69元緊追在後,包括瀚荃(8103)、浩騰(5364)、以及未公告的正崴(2392)和鎰勝(6115)等廠的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都在2元以上,其中萬旭第二季每股稅後純益就達2元。
萬旭總經理林展列說:「萬旭是十足的中概收成股」,主要是萬旭在大陸蘇州廠的布局今年已到收割的階段,預估明後年的營業額可以從目前的人民幣7,000萬元,倍增到人民幣1.5億元。今年是萬旭歷年來表現最好的一年,對未來二年的營運也充滿信心。
萬旭第二季的獲利逾9,000萬元,比第一季成長逾五成,上半年稅後純益1.5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88元,年成長率達234%,目前暫居連接器廠的獲利王,可望超過正崴。萬旭27日股價下跌0.5元,收在65.5元。
今年在無線天線頗有斬獲的詮欣,半年報表現緊追在萬旭之後,上半年稅後純益1.81億元,年增率118%,每稅後後純益2.69元,第二季淡季不淡,營收與獲利雙創歷史新高,詮欣與萬旭並列是連接器廠中第二季成長最為強勁的公司。
詮欣不僅在IA產品布局,在無線天線部份,也同時切入筆記型電腦、手機以及液晶電視三大領域。詮欣第二季營收5.16 億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紀錄,法人預估第三季營收將自6億元起跳,下半年的獲利會比上半年更耀眼。
國內液晶電視(LCD TV)的景氣確定從第二季起谷底翻身,尤其TV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大幅增加且將逐月上升,瀚荃是台灣最大的LCD TV Inverter用連接器供應商,繼7月合併營收1.3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後,瀚荃公布第二季財報,稅後純益6,300萬元,以除權後股本5.1億元計算,單季每股稅後純益1.24元。上半年稅後純益1.1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27元。

由於下半年台灣兩大Inverter廠達方與力銘,業績都將逐月放大,而瀚荃包辦了八成以上給達方的Inverter連接器,也占了力銘一半以上的供貨量,因此此板端連接器訂單量也隨達方、力銘營收創新高而大增,且出貨顆數也與將因TV 面板出貨尺寸放大而遞增。法人預估瀚荃第三季獲利將有機會上看8,000萬元,單季每股獲利具挑戰1.5元實力。

 

楊舒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溯溪 綠島 櫻花妹 避暑 BJD 

台股受困月線 外資陷入多空不定向 三大法人賣超0.52億元
台股本周受困於月線反壓,量能不出下,市場買盤觀望,今(28)日漲勢欲振乏力,大盤指數在平盤上下游走,盤面僅有夾半年報題材個股及博弈、IC設計股個別表現,外資一日買超後,再度反手轉為賣超 16.10億元,投信買超3.46億元,自營商買超7.47億元,合計三大法人賣超0.52億元。
大盤指數低點反彈一路急奔 700多點後,近期在8800點附近陷入盤整,台股繼月線向下穿越季線,形成死亡交叉後,下彎的10日線也即將下穿半年線,在成交值量能不出下,要想突破前波 8800-9000點的密集套牢區,甚至一舉扭轉均線下彎趨勢,著實不易,多頭陣營臨陣還需要提振更多的信心。 本周台股再攻月線失利, 8月以來,大盤指數下跌達 599點,僅剩的 2個交易日若不能急攻向上,月線連3 紅後,將首度翻黑。不過,目前月線拉出長達 740點的下影線,顯示下檔支撐強勁,8000點附近仍是鐵板區。
外資今日賣超16億元,買進222億元,賣出238億元,累計 8月以來,外資雖小幅買超 5天,但賣超金額仍達1852億元。上周台股急速彈升,外資單日操作時買、時賣,台股反彈大漲後,也陷入多空不定向操作。
投信自今年 5月以來,連續 4個月買超台股, 5月買超37億元、 6月買超 139億元、 7月更在眾家法人看好台股上看萬點的呼聲下,買超高達 585億元,若加計8 月以來的買超 365億元,累計 4個月內加碼金額已達1126億元,成為近 4個月來台股最大的買家。
宏碁併捷威,顯然不被外資祝福,除了麥格理報以噓聲,認為宏碁此舉無異於「浪費銀彈」(wastingcash bullets) ,率先將目標價由80.7元降至63.5元,股價一開盤就跳空跌停,外資並趁亂砍出2.31萬張持股。
次級房貸的效應衝擊外資對金融股的信心,高盛證券昨日一口氣將新光金、中信金自亞太策略強烈買進及買進名單剔除;摩根大通也調降國泰金評等至中立,金控股再度成為空頭標靶,外資今天除了賣超復華金2.09萬張外,金控兩大龍頭國泰金、新光
金各被賣超1.53萬及9111張。

 

楊舒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境 c羅 LOMO 玩水 許維恩 

次貸衝擊國泰金?高盛、摩根大通唱空調 花旗高呼買進
次級房貸撒在金融產業上的蝴蝶粉末何時能褪去?外資看法大不同。以上周舉行法說的國泰金 (2882-)為例,高盛證券繼續唱空調,摩根大通證券則是跟進,調降評等至「中立」,但花旗環球證券卻大相逕庭地高呼「買進」,熊牛大戰隨之再起。
高盛證券金融產業分析師張進森表示,國泰金在法說會上公布擔保債權憑證(CDO)投資部位共有290億元,與美國次級房貸有連結的曝險部位達49億元,部位雖小,但卻比先前國泰金公布的CDO投資總額200億元,次級房貸連結曝險部位25億元,有所落差。 此外,張進森也指出,國泰金所持有的 CDO裡,高達71.5%的 CDO,信用評等僅有A級,顯示出潛藏的虧損風險;而摩根大通證券金融產業分析師許世德也持相同看法,認為在部分 CDO以折價售出之際,在獲利和隱含價值上勢必有每日結算的風險。
在眼前次級房貸疑慮未除的情況下,投資態度必然會轉趨保守,加上變額萬能壽險的保費營收成長趨緩,因此,許世德將國泰金的投資評等由「加碼」調降至「中立」,目標價也由103元降至77元。
儘管空者恆空,但花旗環球證券金融產業分析師鄭溫煌仍十分看好國泰金,認為國泰金基本面強勁,股價在大跌後,正是進場好時機,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97元。
鄭溫煌表示,就算國泰金將 CDO的投資部位全數認列虧損,也僅佔市值的13%,和 7%的隱含價值;與過去一個月內,國泰金股價下跌 22%相比,是大巫見小巫,更何況將全部 290億的投資全數認列,根本不可能。

而國泰金也預估,以毀諾率攀升至 31%、復甦率下滑至50%計算,虧損應該僅有5.5億元;因此,鄭溫煌認為,國泰金絕對有足夠的資本去吸收CDO的損失。

 

楊舒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宋紀妍 長灘島 烏龜惹貓 寵物親子臉 隨手拍 

套利基金再現 日圓、美元雙雙走挫
美元指數
上一週美元指數在美股走揚下反向下跌,主要在套利資金又重新回籠,日圓與美元雙雙走挫,另一方面市場仍相信Fed在不久的將來就會降息,即便上週五新屋銷售與耐久財訂單數據強勁也無法提振美元走勢。週線上美元指數又向下靠近收斂三角的下緣,跌破長期下降線也失守所有均線,本週三角收斂下緣能否有守攸關另一波的走勢。籌碼面至8/14日止NYBT場內美元指數期貨部位,基金空單減碼較多,淨空單降至11,801口,佔總未平倉比例下降到45.7%。
本週將公佈的經濟數據與重要大事有週一的7月成屋銷售(預估570萬戶、前期575萬戶),週二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預估105、前期112.6)、8/7日FOMC紀錄,週四第三季企業營收、第二季GDP預報值(預估2.7%同前期)、8/25當週首次申領失業金人數(預估32萬、前期32.2萬)、五年期美庫標售,週五7月個人收入(預估0.3%、前期0.4%)與支出(預估0.4%、前期0.1%)、8月芝加哥採購經理人指數(預估53、前期53.4)、8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預估83、前期83.3)、7月工廠訂單(預估0.9%、前期0.6%)、8月農產價格。日圓
上週日圓呈現技術性的大幅拉回,歐股領漲下帶動美亞股市走高,自然利差交易的交投又變得積極,日圓現貨幾乎就要回探到月線位置,從長線上觀察1998年以來的長期下降線又失守,意味美元多方拿回發球權,不過就國際股市相對位置與表現,日圓多方仍有機會與空方做角力,而不會是期望日銀下一次利率決策可能升息。
從籌碼面看來,CFTC公佈的CME場內至8/21日止,日圓期貨基金多增空大減,從今年日圓波段低點附近的18萬多口淨空單,已翻為淨多單1,516口佔總未平倉的0.55%,基金淨空單為主的瑞郎,淨空單再增3,289口到17,279口佔總未平倉的15.5%,顯基金態度仍舊分歧。
本週公佈的數據有週二的日銀上期利率決策會議內容,週四7月商業販售統計,週五7月薪資家庭消費、7月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7月工業生產、外匯平衡操作實施狀況。歐元
歐元上週彈勢強勁,一舉從半年線向上穿越季線與月線,上週歐盟所公佈的經濟數據都相當亮麗,包括6月工業訂單大增4.4%高於預期0.6%與前期1.7%,還有6月經常帳也是順差59億歐元優於前月逆差86億歐元,加上歐股紛紛大漲,青睞歐元的買家重新回鍋,本波修正超賣的負乖離在上週五已經告一階段,本週與股市同樣面臨新一波的挑戰,維繫在月線之上為多方主要課題。
觀察CFTC公佈CME歐元期貨多空部位看來,至8/21日為止基金多減空增,淨多單大降至38,463但佔總未平倉比例17.8%。本週數據有週三德國9月GFK消費者信心指數,週四德國8月失業率,週五歐盟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歐盟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歐盟7月失業率。英鎊
上週英鎊彈升亮麗,本週一亞洲盤已經將短期下降線與月線都收復,短線上有追隨英國金融時報指數的姿態,不過越過月線以後,超賣負乖離修正完畢也正是波段表態才要開始的時點,長線看來維繫季線之上,就能守住2006年4月以來的上升趨勢線保持多頭優勢,宜多留意。
從CFTC公佈場內多空變化看來,至8/21日止基金淨多單減碼至29,139口佔總未平倉24.7%,顯前一週基金仍有平倉壓力,不過近一週英股走穩,則讓基金態度有些動搖。

 

楊舒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麵西施 運動 媽祖遶境 蔣友柏 茶茶 

235億併捷威 宏碁搶全球第三
宏碁董事長王振堂表示,一旦完成,宏碁將鞏固歐洲、站穩美國,站上全球第三大個人電腦品牌的地位。
宏碁昨天董事會通過收購案,將以每股一點九美元、溢價高達五成的價位,公開收購美國捷威;預計今年底前完成所有程序。宏碁合併捷威後,保守估計每年可望節省一點五億美元的採購成本,明年即可見到帶動每股盈餘往上增加的效果,年營收將超過一百五十億美元,個人電腦年出貨量也可望超越二千萬台。
三年前收購IBM個人電腦事業部門的聯想,日前曾宣布有意收購佰德 (Packard Bell),由於捷威數年前即與歐洲個人電腦廠商佰德簽訂優先承購權,王振堂表示,任何公司若欲買下佰德,要先獲得捷威的同意,宏碁昨天與捷威簽約前幾分鐘,捷威已決定執行優先承購權,宏碁搶先一步買下捷威,讓聯想在此併購案中形同出局。
宏碁年底前完成公司歷來最大併購案後,將一舉擠下聯想,穩居全球第三大電腦品牌,同時擁有捷威及旗下eMachines、佰德等品牌。
宏碁總經理Gianfranco Lanci 強調,宏碁與捷威不論在主要市場布局或產品定位,都能互補,合併後的規模將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未來宏碁可透過多品牌產品,滿足全球各主要市場消費者的需求,也從捷威獲得世界級的經營團隊及優質員工。

【2007/08/28/聯合報 】

 

楊舒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防曬 可藍 澳洲 HOLGA 世足預測 

如果顧客聽不懂公司在賣什麼
這個問題尤其針對過度使用專業術語,結果澆息顧客興趣的產品而發。該週刊訪問了英特爾公司專門負責教育顧客的主管龐德(Ralph Bond),以實例說明如何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顧客介紹公司的產品。今年,手提式電腦開始內裝英特爾的雙核心晶片(dual-core chips),龐德以兩種方式解釋這個新產品。第一種方式是:雙核心或多核心處理器,就是在一個處理器裡,有兩個以上的核心,能夠同時完整地運作,有了這樣的處理器,電腦可以以更快的速度消化更多的資料。第二種方式是:每一台個人電腦裡都有一個微處理器,就是等於像大腦一樣的晶片。以前這些晶片都只有一個核心,也就是電腦只有一個大腦,現在出現雙核心的晶片,等於電腦有了兩個大腦,因此可以讓使用者同時做更多的事情。例如,使用者可以一邊和朋友在網路上聊天,一邊下載歌曲以及錄下家庭DVD。以第二種方式解釋,比較能夠讓一般消費者了解英特爾新產品的優點,因為第二種方式具有三個特色:1.在提供解決方法之前,先解釋問題為何。第一種解釋假設消費者都了解微處理器的功能,以及電腦擁有一個核心與兩個核心之間的差別。第二種解釋則先把舞台搭好,告知消費者目前的市場狀況、新產品改變了什麼部份,以及為什麼消費者會需要新產品。2.減少使用專業術語。第二種解釋拿掉了「多核心處理器」這類的專業術語,絕大部份的消費者並不知道那是什麼,最後迷失在充斥專業術語的叢林裡。3.使用具體、真實的! 例子。 例子能夠為產品注入生命,讓顧客更容易體會,知道產品能在他們的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第一種解釋沒有舉任何的例子,如果目標顧客是專業人士當然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是一般大眾,這個訊息對他們而言不具有任何意義。公司應該告訴他們的不是新科技的本身,而是新科技為他們帶來了什麼好處。顧客要先聽懂公司在賣什麼產品,才有可能決定購買,在研發產品上下功夫的同時,也在向顧客解釋產品上做功課。

 

楊舒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雅妮 偽娘 資工彌 貢寮 單車美少女 

26檔蔡明彰看好的10倍速潛力股名單
蔡明彰說,這波美國次級房貸風暴,一些曾經耀眼的「西軍」指標電子股包括台積電、聯電、日月光、力晶、茂德、宏達電等,紛紛跌破年線,從股票投資效益看這些個股,中長期很難有突破性的表現。
反而在大陸奧運商機催化下,大聯大、藍天、潤泰新、大成、益航、統一實等「東軍」指標股成功守住月線,有利後市攻堅,長期投資效益浮現。
由於台灣是島國,經濟發展要靠國際貿易,全球市場興衰會影響台灣企業榮枯,連帶造成股價波動。因此蔡明彰以「東軍」與「西軍」簡單區隔上市公司業務方向,「東軍」指的是在大陸、印度市場參與度高的公司;「西軍」則是主力放在歐美市場的企業。
蔡明彰說,過去20年台股實現了二次財富成長,民國70年代股價指數上達1萬2,682點,當時的三商銀、國泰人籌等金融股狂飆,個股最高直逼2,000元,當時股市狂熱的主因在於國內資金過剩、新台幣升值、資產膨脹,造成股市不斷攀高。
民國80年代創造第二次財富成長,出現二次股市上萬點的紀錄,分別是1萬256點及1萬393點,其中以電子為主流,指標個股為台積電、華碩、廣達、禾伸堂等,造就這波台股動力的總體經濟因素,在於全球產業分工的大策略下,台灣科技業迎合了世界經濟發展主流,吸引大量代工訂單,因此績優電子股頻創新高。
最近,台股史上第三次財富成長即將出現,國內外法人普遍預測,到2010年以前,台股應可躍過史上最高的1萬2,682點,其中動能會由中國概念股領軍,任何能參與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上市公司,都有機會成為超級飆股,例如益航、藍天、潤泰新、正新等。
蔡明彰說,掌握台股史上第三次財富成長年代,主要還是要關注中國釋出奧運商機的想像空間,看好電子股的揚智、兆赫、百一、億光、東見、群創、華立、聯強、震旦行等。到香港掛牌的中國內需通路股如統一、大成、麗嬰房、潤泰新,及觀光類股的晶華、鄉林、宏盛等,都值得期待。
即使沒有到大陸投資直接介入中國市場,但著眼於兩岸交流、開放大陸客觀光置產所衍生的新中概股,同樣氣勢如虹。如營建股的皇翔、興富發、華固、鄉林等,以及觀光類股的鳳凰。


 

楊舒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博 夏至 王建民 8強 盧彥勳 

8檔跌破季線且尚未除權息的個股名單
受美國次級房貸風波衝擊,台股由9,807高點下修,在外資賣壓壟罩與投資人積極變現下,不少流動性佳的好股遭到錯殺,投資買點反而浮現,其中半年報表現正值、近來股價跌破季線且尚未除權息個股,有機會可兼收資本利得與權息,雙重收益。
摩根富林明投信副總經理吳淑婷認為,以目前盤勢來看,唯有國際股市止穩,台股才有機會上攻,預料台股未來止穩後的續攻上漲動能,將由大型權值股領漲,包括基本獲利能力佳、中概股及跌深反彈者,皆是投資人可以留意的族群。
若以個股表現切入,原相(3227)、華晶科(3059)、勝德(3296)、邁達康(9960)、凱美(5317)、大漢(4510)、高鋒(5530)等七檔個股,今年上半年每股獲利均為正值,股價超跌可能係來自類股表現弱勢或流通性稍佳等,而被錯殺。
至於資通(2471)半年報表現較弱,則是因為上半年認列資產虧損所致。資通目前接單暢旺,近來先後拿下第一與遠東銀行風險控管系統標案訂單,兩訂單規模均為7,500萬元。
其中一銀建置期約14個月,對明年營收獲利有大幅挹注;遠銀建置案則將分三階段完成,預計約有七成可在年底入帳,資通目前在手訂單總數約1億元,陸續進帳後,預估下半年毛利率可大幅提高,值得觀察。
觀察台股盤勢,吳淑婷表示,台股上周隨國際股市出現大幅反彈走勢,外資不再大幅賣超,周線大漲600點或7.41%,台股在前一周重挫後上周出現反彈走勢,但因次級房貸風暴仍未完全消除,投資人信心也未完全恢復,上檔套牢賣壓亦重,台股近期走勢應以盤整為主。

在資金面上,吳淑婷指出,新興亞洲市場向由外資扮演幕後推手,一旦外資熱錢進出,都會產生巨大影響,修正幅度會比美股更激烈。台股漲跌同樣是看外資臉色,外資23日終止連九賣轉為買超後,24日再度轉為賣超,顯示外資對台股態度並不明確,台股短期應仍難脫整理態勢。

 

楊舒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攝影展 汪詩敏 長灘島 清境 周玉蔻 

7檔IC通路商外資持股比率評析
中國大陸經濟快速成長,加上2008年奧運商機以及2010年世博會等題材,IC通路股的投資價值顯現,大聯大(3702)、巨路(6192)、友尚(2403)、文曄(3036)、增你強(3028)、威健(3033)等通路商在大陸營運陸續開花結果,其中外資最為看好大聯大及巨路,外資持股比率分別逾18%及15%,為類股中外資持股最高的前兩名,本益比約在10倍上下,在外資、投信相繼調高通路股本益比的趨勢下,具中國概念的通路股未來比價行情可期。
大聯大為全球第三大,亞洲第一大IC通路商,在這波美國次及房貸風暴下,「中國概念」成為市場資金的避風港,法人認為,大聯大上半年大中華地區營收比重逾六成,具備中國通路概念,加上2008年奧運商機以及2010年世博會前,將大幅受惠中國的經濟成長,故本益比有上調空間,統計最近五個交易日,三大法人持續搶補近8,500張,目前外資持股比重更攀升至18.29%。
由於進入PC傳統旺季,配合VISTA的推出,加上中國大陸白牌手機銷售快速成長,玉山證券研究部預估,大聯大本季各類產品皆有10%—15%左右的成長,成長性優於原先預期,本季營收挑戰377億元,季增率13.8%、每股稅後EPS上調為1.05元。目前多家法人機構普遍預估,大聯大今年每股稅後淨利將挑戰3.3—3.7元。
大聯大24日股價開平震盪走高,終場上漲0.7元、收39.7元,成交量2.38萬餘張,股價距離8月中旬盤中創下41.35元的掛牌新高,僅不到一根停板的差距。大聯大8月合併營收挾旺季效應,具續創新高實力,在本益比仍低下,本周股價將挑戰41.35元的歷史新高。
巨路是國內最大的程控儀錶及系統工程解決方案提供者,成功接獲哈爾濱動力集團、中國石油以及神華集團等能源公司長期訂單,上周五股價開低走高收最高,終場上漲0.4元、收85.8元。日前獲外資花旗環球證券首度將納入投資觀察名單之列,持股比例由2%不到大幅攀升至目前15.35%。

巨路自結前7月每股稅前盈餘達4.03元,下半年進入工程款入帳旺季,市場估全年每股稅前盈餘上看8元,在大聯大拉高通路股本益比下,法人預期,巨路股價具備挑戰百元大關實力。

 

楊舒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都 脫衣 戲水 同學會 蛋糕毛巾 

28家前七月營收優於去年同期的PCB相關廠商名單
PCB產業去年呈現榮景,今年上半年傳統淡季表現並不熱絡,甚至不如去年同期,PCB上市櫃廠商前七月營收有過半數處於衰退,但也不乏轉盈為虧者,投信法人表示,依過去經驗而言,PCB淡季時若淡,旺季就會比較旺,下半年整體產業可望出現明顯轉機。
至於下半年最看好的PCB相關產業,主要是應用在筆記型電腦(NB)與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例如金像(2368)、瀚宇博德(5469)、健鼎(3044)、台表科(6278)7月營收均寫下歷史新高;手機PCB廠也有走出谷底趨勢,華通(2313)、楠梓(2316)、燿華(2367)、欣興(3037)等均將沾光。
PCB上游基材銅箔基板(CCL)也有明顯轉機,台光電(2383)、合正(5381)、華韡(5481)、聯茂、台燿(6274)等將受惠;積體電路(IC)載板市況更是大逆轉,全懋(2446)、景碩(3189)、欣興及南電(8046)均將大幅躍升。
瀚宇博主管說,NB今年市況一直不弱,瀚宇博產能也多半處於滿載狀態,下半年旺季更是突出,甚至連外包廠也同步滿載。
健鼎三大主力產品,模組(Module)、TFT-LCD與硬碟(HDD)均不看淡,公司也強調在產能持續開出、下半年旺季帶動下,合併營收可逐月創下新高。
手機PCB訂單一直到7月仍未明顯回流,只有欣興第二季業績率先回升,華通要到8月才會明顯上揚。
IC載板產業快速挺堅,景碩7月率先改寫歷史單月營收新高,南電預期8月跟進,預期榮景至少可到年底。
CCL受惠第二季售價調漲及PCB需求逐漸加溫,廠商7月營收幾乎同步改寫歷史新高;聯茂主管說,CCL產業在10月以前都有再創新高實力,聯茂隨產能開出,不排除年底前均可再創新猷。


 

楊舒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裝潢 BY2 美女家教 小S 動漫 

為何我沒錢》搶購投資型保單的12大迷思
‧李雪雯 2007/08/09 分析時下保險員行銷話術前,筆者還是那句老話:「保戶首先必須確定自己的『目的』」,否則驟然砸下大錢去購買這類保單的保戶,事後少有不後悔的... 最近,有許多朋友問筆者有關投資型保單10月1日新制的問題。因為隨著新制實施日期的逼近,舊的投資型保單即將停賣之際,許多保險公司業務員莫不卯足了全力,向一般大眾推銷這些投資型保單。
業務員的普遍說詞是:如果不趕在新制實施之前,買到一個具有強力節稅效果的「投資平台」,未來,買投資型保單的節稅效果就會變得很差,或是投資型保單將嚴重喪失其「投資」的功能。
老實說,業務員們五花八門的說詞〈其實也包括一般媒體〉,多半都是似是而非的說法。因此,筆者想藉此機會,將幾個普遍聽到的行銷話術,向廣大讀者一一解說。
不過,在分析之前,筆者還是那句老話:「保戶首先必須確定自己的『目的』」,否則根據筆者的了解,驟然砸下大錢去購買這類保單的保戶,事後少有不後悔的。以下是筆者整理,最容易引起讀者誤解的一些內容及事實:
迷思一、選投資型保單應該選保險公司資產規模大者?→不一定正確。因為投資型保單是採分離帳戶,如果是以保障為主的保戶,由於純保障部分還是由保險公司負擔,所以,在選擇上是可以參考保險公司資產規模,當做重要的評選指標之一。
但是,如果是純投資的保戶,特別像是變額年金這類完全沒有身故、全殘保障〈只有少數保單在年金累積期,提供保戶不同金額的身故、全殘保障〉,由於是採分離帳戶,就算是保險公司倒閉,保戶也不必擔心這筆投資金額會不見了。
迷思二、所有的投資型保單都可以彈性繳費?→錯,理論上只有變額萬能壽險才真正具有「要繳就繳,要停就停〈彈性繳費〉」的功能。撇開「躉繳繳費」的保單不論,大多數投資型保單跟傳統保單一樣,是採取「定期繳費」的方式。
但是在「定期繳費」部分,還會依照「目標保費〈有的保險公司叫做計劃、基本、最低…保費,為了說明方便,本文之後統稱為「目標保費」〉」與「超額保費〈有的保險公司叫做額外、逾計劃保費,本文之後統稱為「超額保費」〉」的名目不同,而擁有「固定」或「彈性」繳交的差別。
在正常情況下,不論是變額壽險或變額萬能壽險,其「目標保費」是定期繳交的,同時每一期金額都不得改變。唯一可以例外的,是購買變額萬能壽險的保戶。
舉例來說,假設保戶在開始時,就與保險公司約定「定期繳每期最低〈目標保費〉是3萬元,超額部分是2萬元。也就是說,保戶最低要繳3萬元,但是最多也可以超過5萬元。
其中,只有購買變額萬能壽險的保戶,才能夠選擇暫時不繳那最低的3萬元;購買變額壽險的保戶,只能選擇不繳那2萬元,卻不能不定期繳交那3萬元的。
迷思三、所有投資型保單都可以彈性調整保額?→錯,只有「區間型」變額萬能壽險才可以免體檢增加保額,同時也不需要多繳保費。理論上,只有變額萬能壽險可以彈性調整保費。但是筆者曾經在過去的專欄中提醒過讀者:國內所發行的變額萬能壽險,事實上有兩種不同的類型,一種是「保額固定型」,另一種是「保額區間型」。
每一張保單在銷售之前,都是經過壽險精算師,根據多項假設,訂出相關費率〈危險保費、附加費用率、保單行政管理費用…〉,以及「保額」與「目標保費」間的關係。
為什麼要訂出以上兩種不同名目的保費?目的就是做為「保險公司向保戶收取附加費用率」的依據。一般來說,業務員銷售保單的佣金收入,都是來自於「目標保費」這一塊。
不論保單中,對於「保額」與「目標保費」間的公式如何訂定?當同一位保戶〈假設同性別、年齡〉的保戶,願意付出的最低「目標保費」相同時,不同保單所換算出來的保額卻會出現「保額固定」及「保額落在一個區間」的差異。
舉例來說,當一位30歲男性,每年願意繳交2.4萬元的「目標保費」時,他在甲公司的某張保單,只能買固定100萬元的保額;但在乙公司的某張保單,卻可以在50~300萬元保額間,任意決定一個投保金額。
前者,就是所謂的「保額固定型」變額萬能壽險;後者則是「保額區間型」變額萬能壽險。當這位男性在35歲想提高保額到200萬元時,兩種不同保單的增額方式就完全不同─「保額固定型」必須調高目標保費,還可能需要參加體檢;至於「保額區間型」的保單,目標保費不會變動,也極少需要進行體檢。

迷思四、所有投資型保單的保額,都可以由自己訂?→錯,保額與保戶所繳的「目標保費」間,是有一個固定〈或是一定區間〉的密切關係,不是那麼自由地由保戶來決定。
在三種投資型保單中,除了大多數變額年金因為沒有身故、全殘保障,不會有保額購買的問題外,變額壽險與變額萬能壽險都有一定的購買規範。其中,所有變額壽險以及「固定型」變額萬能壽險的保戶,購買的保額一定是「目標保費」的一個倍數。
以30歲男性為例,假設年繳「目標保費」是2.4萬元,他在甲公司保單所能購買的保額是90萬元;乙公司保單會是800萬元;丙公司則是70萬元。雖然上述保額在不同公司間或有差異,但是都是一個固定的數字。也就是說,保戶要繳多少「目標保費」,他就只能買到一個固定的保額,不能多也不能少。
假設是在「區間型」的變額萬能壽險上,保戶所能購買的保額會落在一個區間之內。同樣以30歲男性為例,一旦他只想年繳2.4萬元的「目標保費」,那麼他在丁公司保單所購買的保額是50~300萬元;戊公司則是30~200萬元…。儘管保戶可以在這個區間內購買所需要的保額,但事實上也是不能超過或低於此一區間的上限與下限。

迷思五、同一性別年齡、同一保額,投保同一張投資型保單的「目標保費」都是一樣的?→錯,有的保險公司在「目標保費」的規定上,是採取「區間式收費」,而非一個固定的金額。
其中,「目標保費固定」的保單比較沒有爭議,因為只要保戶所繳交的每年總保費,是超過以上的數字。那麼,超過的部分都算是「超額保費」。只不過,有些保險公司在「目標保費」的規定上,卻不全然是一個固定的數值,而是一個區間〈例如丙及丁公司〉。
如此一來,保戶所繳總保費當中,到底有多少會被分到「目標保費」,或是「超額保費」,就有賴業務員「自由心證」了。因為可能同一家保險公司的不同業務員,會向同一位保戶,推薦出不同的「目標保費」及「超額保費」的組合(請見《表一》)。
但是讀者不要忘了,「目標保費」的附加費用率在最初的幾年是相當高的。假設保戶所繳保費中,「目標保費」所佔的金額比較多,那就表示保戶用於投資的金額相對較少。
好在這個規定,即將在金管會發文規定保險公司在9月1日之後「人身保險商品審查應注意事項」第157條「投資型保險商品之目標保險費,應與投保金額有合理對應關係,且其金額不得超過依下列精算基礎所計得之20年限期繳費終身壽險年繳總保險費」條文中做調整。
未來,每家壽險公司還是可以對「目標保費」與「超額保費」的比例有彈性,只是空間會變得更小,至少不會如以上舉例這般,差異如此之大。對保戶來說,這也是一種保障。
迷思六、每一張投資型保單都能當做「投資」?→錯,那要看什麼類型的保單。在金管會的分類當中,可以被歸類為「投資型保單」的標的,只有「變額年金」、「變額壽險」與「變額萬能壽險」。但是,雖然都被冠上「變額」兩個字,投資人如果買不對,是不可能產生與原先預期相同的結果。
《三種投資型保單名詞簡單講》
變額年金─可領取金額不固定〈視投資績效而定〉的〈遞延〉年金
變額壽險─保障金額不固定〈視投資績效而定〉的終身壽險

變額萬能壽險─保障金額不固定〈視投資績效而定〉,也可以選擇彈性繳費的終身壽險 不論是變額壽險、變額年金或變額萬能壽險,由於它連結了一個可以投資各種類型基金、結構債、ETF…等標的的分離帳戶,讓它成為許多業務員或保戶心目中,一個「投資味重於保障」的投資平台。
只不過,假設牽涉到「投資」,保戶應該考慮的不該只是「有哪些基金可以投資」?或是「會被抽掉多少成本〈附加費用率〉」?而應該仔細比較一下,自己付出去的保費,到底有多少金額是紮紮實實用於投資?
在三種投資型保單中,「躉繳(彈性)繳費」形式的變額年金與變額壽險很容易比較,因為這些保單並不分「目標保費」或「超額保費」,保戶所繳保費一律在扣掉2%~5%左右的附加費用率後,就直接進入分離帳戶中進行投資,算是比較符合以上「適合投資」前提。
至於「定期繳費」的變額壽險與變額萬能壽險,就顯得有些複雜了。因為這兩種保單都有分「目標保費」與「超額保費」,再加上每一張保單有關上述的分配比例不同,實際落入到分離帳戶中去投資的金額,也可能有非常大的差異(請見《表二》)。
所以,如果是「重投資」的保戶,應該認真比較各家保險公司的保單中,對於「目標保費」與「超額保費」間比例的規定。不是每一張叫「投資型」的保單,就一定具有強大的投資功能,那要看各個保單的規定,以及目標與超額保費間的比例設定。
迷思七、想要投資多,就應該買「保額門檻最低」的保單→錯。事實上,許多投資型保單「表訂」的最低投保金額,卻不一定能讓保戶真正買到。原因就在於:「每期最低應繳保費(必須大於或等於「目標保費」)」,以及「同一性別、年齡所對應的目標保費,到底可以買多少保額」才是決定保戶能不能買到「表訂」最低投保金額的關鍵。
舉例來說,某張保單「表訂」的最低投保金額〈保額〉是10萬元,但是公司規定:保戶每年最少必須繳交2.4萬元以上。假設一位30歲男性的「目標〈基本、計劃…〉保費」就定在2.4萬元,所換算出來的最低投保金額,必須界於312~408萬元之間。那麼,這位保戶的最低保額必須由312萬元起跳,根本不可能買到那「表訂」的10萬元保額。
迷思八、原有保障買得不夠多,保戶就應該提高保費中「目標保費」的比重→不一定。有些業務員會告訴保戶:現在你的保障不足,應該多放一些錢在「目標保費」上頭,去提高你的保障,所以不要把「目標保費」降得太低。事實上,那要看保戶買的是哪一種類型的保單。
假設保戶買的是「目標保費」與保額間關係固定的保單,例如變額壽險與「固定型」的變額萬能壽險,那麼,以上的說詞是正確的。不過,假設是「區間型」的變額萬能壽險,那就是嚴重的錯誤了。
因為「區間型」變額萬能壽險的保額,只要落在規定的上、下限區間內,保戶都可以隨意調整,差別只在於「保額調高後,分離帳戶內將會多扣一些『危險保費』而已」,並不會影響原訂的目標保費金額多寡,更不必強迫保戶拉高每年總繳保費(請見《表三》)。至於「保額區間型」的業務員,為什麼要這麼說?就請讀者自行體會!

迷思九、想投資獲利,就要選擇總附加費用率低的保單?→不一定正確。
乍看之下,「目標保費」的附加費用率很高,而「超額保費」的附加費用率比較低。但是,保戶最應該看的玄機,就在於「附加費用率是怎麼收的」,以及各公司最低「目標保費」的門檻。因為附加費用的金額多寡,與所繳保費是屬於哪一個名目〈也就是「目標保費」或「超額保費」〉,以及「總共收多少年」為標準。 目前各家保險公司的投資型保單,在「超額保費」部分所收的費用率,都在3%~5%之間,差異其實並不大。其中差別較大的,就在於「目標保費」部分的附加費用率。
假設保戶購買投資型保單是「長期持有」,而非短線贖回,那麼,保戶繳費超過20年應該是很正常的。但是,目前各壽險公司做法分為兩種,一種是只收前幾年〈通常只收到第六年〉,之後的「目標保費」就可以百分之百進入帳戶內投資;另一種則是「前高後降,但是每年都收」。
有的保險公司會告訴保戶:只要選擇「附加費用率只收前幾年」的保單,長期下來就會比「附加費用率每年都收」的保單划算。話是沒錯,但是保戶還應該考慮業務員是怎麼訂定「目標保費」與「超額保費」間的比率。
由上面的兩個表就可以看出,決定所扣成本高低的因素,不完全是總附加費用率的數字,而是「總共收幾年」以及保戶總繳保費中,「目標保費」與「超額保費」間的比例。特別是後者,才是決定保戶所繳的保費,能夠有多少錢用於投資的重要關鍵。
迷思十、後收型投資型保單一定比較划算?→不一定。一般來說,投資型保單除了附加費用率之外,每月還會收取一筆保單行政〈維持〉費用〈通常是每月80~150元,或是依照帳戶價值的一定比率收取〉。但是後收型的投資型保單,還會再依照保單帳戶價值,收取一筆「保單管理費用」。
對保戶來說,依照帳戶價值一定比率扣費,是比較符合公平原則〈有賺錢才扣手續費〉;但是到底前收或後收的成本較高,還得要看投資績效,並且經過實際計算結果而定。
此外,筆者也在前面兩篇文章中一再強調:目標保費與超額保費間的比例分配,是投資型保單是否具有強大「投資」功能的重要關鍵。也就是說,如果拉高前收型變額萬能壽險中,關於超額保費的金額〈例如年繳10萬元,超額保費大於目標保費〉,同時降低後收型變額萬能壽險的超額保費,就算前收型保單的附加費用率很高,以投資為重的保戶,前收型保單的整體投資收益,還是有很大機會能夠超過後收型保單的。
理論上來看(請注意嘍,一切還需經過實際驗算才是),假設投資報酬率非常好,「附加費用率只收前幾年」的前收型保單,應該是比「每年都收」的前收型,以及多一筆「按保單價值一定比率收取保單管理費」的後收型保單要划算。
迷思十一、新制之後節稅空間減少?→不一定,那要看是要節哪一種稅?根據會計師的歸納整理,一般保戶會面臨的稅,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被保險人生存時」,另一個則是「被保險人身故後」。
所以,十一新制之後節稅空間是有所縮減(因為當保戶保單價值高於保額一定倍數之後,必須增加保額,也就是多繳「危險保費」),但是一般大眾不要忘了,節稅的最高境界,並不是什麼稅都不要繳,而是「用較低的稅率,去換取較高的稅負」。
事實上,不論是「被保險人身存時」,或「被保險人身故後」,未來受益人的課稅稅率有多高,是取決於「個人綜所稅/遺產稅」與「最低稅賦制」兩者稅率較高者。
舉例來說,如果受益人原先要繳遺產稅稅率高於20%以上,就算透過保險理賠金進行節稅規劃,超過3000萬元的部分要開始課徵「最低稅賦制」的20%,新制之後也要負擔更多的「危險保費」,但還是比較划算的合法節稅管道之一。
只不過,上述節稅方式的另一重要前提,還是在於「真正用於投資的錢有多少」? 因為對於單純想投資的人來說,最在意的是「投資本金」與「投資報酬率」,另外再加上一個時間複利效果。
所以,如果投資型保單真正用做投資的金額不高,就算投資報酬率還算可以,時間也還夠長,仍然不太可能有非常驚人的財富累積效果。當財富累積效過不大時,就算保戶搶著在九月一日前買進,那也只不過是給自己一點心理安慰而已。
迷思十二、未來壽險保障部分,真的只需要這一張投資型保單就可以了嗎?→錯。因為首先,保戶必須買對投資型保單,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可以彈性調整保額」的變額萬能壽險。
因為只有變額萬能壽險,才能夠隨著保戶不同時期保障金額多寡的需要,適時加以調整。但是,為了讓保戶在調高保額時,不必增加目標保費(這樣會被扣掉較高的附加費用),最佳選擇標的應該是「目標保費所對應的保險金額」是「區間型」(對此處文意不是很清楚的讀者,可以對照前面「迷思三」與「迷思八」的解釋)。
當然,每一張保單同一性別、年齡與保額的「區間型」變額萬能壽險,其同一「目標保費所對應的保險金額區間」並不相同。所以,只想求保障的,可以選擇「同一目標保費對應保額最高」的保單;如果是以投資為重的保戶,則應該選擇「同一保額下,所繳目標保費最低」者。
不過,就算保戶如此精打細算,投資型保單也絕對不能完全取代傳統壽險的功能與定位。這是因為投資型保單的保障,完全是以投資績效高低為準。一旦投資失利,保障有可能與當初預期產生嚴重落差。
就算保戶購買的是甲型或A型〈最後理賠金額是以「保單帳戶價值」或「投保金額」較高者計算〉,一旦保單帳戶價值跌落到原投保金額以下,保戶依然可以拿得到一定的保障。但是,保戶等於是用較多的錢,去換到一個最低限度保障的保險,算起來不見得一定划算。
事實上,投資型保單它所能替代的,並不是傳統終身壽險的部分,而應該是保戶在不同工作期間〈例如22歲開始工作,到65歲退休前〉,因為責任加重或減少而購買的定期壽險,以及一個預先準備的退休基金帳戶。
所以,一般保戶應該要認真思考:是否真的需要買一張投資型保單?還是乾脆直接用這筆錢去做投資?當然,到底哪一種較為划算,仍然是需要經過試算,而不只是隨口說說。

除此之外,目前投資型保單雖然是終身保險,但是仍然無法附加「限期繳費的終身保障附約」,只能附加一年一約的附約。也就是說,能夠附加的附約險種實在太少。因此,從保障週延性的考量出發,保戶也不可能如許多業務員所說,這一輩子就只買一張投資型保單就好。

 

楊舒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D麥田圈 單眼皮 呼叫大明星 美女間諜 少女 

請顧客一起設計產品
結果,該公司寄出四萬封電子郵件,邀請民眾參與創造公司的新產品,回覆電子郵件的民眾,可以參加獎金一萬美元的抽獎活動。後來有一一%的消費者回應,公司再從中挑選出,符合新產品目標消費群特質的七百名民眾(想要控制體重、喜歡吃優格、負責採買家中食物),加入研發新優格的行列。這些參加的民眾到公司的網站上,從上面列出的產品名字、包裝設計、容量大小、成份標示中,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優格。六天後,公司便歸納出,最受參與民眾歡迎的新產品是,紅色的盒子、每盒約四盎司大小、販售時採四盒裝,盒子上強調少了八成的糖。半年後這個新產品正式上市,果然對目標顧客群產生致命的吸引力,第一年就大賣了七千萬美元。富比士(Forbes)雜誌報導,像這樣借重顧客意見,幫助公司創造新產品的做法越來越常見。公司不再是先做好產品,才進行市場測試,而是先得知顧客對新產品的看法,一邊研發一邊修正,希望因此縮短新產品的製造週期,並且降低新產品上市後的失敗率。Toymaker RC2 玩具公司,也採用了類似的做法。公司把新玩具的樣品交給由小孩與母親所組成的建議團,由他們協助公司做出與新玩具相關的決定。以今年七月要推出,專門給小男孩玩的一種磁鐵式積木產品為例,從去年二月開始,公司就召集了一百五十名母親,透過公司的網站,給予公司製造積木的意見。公司整合她們的看法,先做出了樣品。然後,該公司再挑選三十位家中有二到四歲男孩的母親,把樣品發給她們帶回家試玩。公司要求她們記下兩個星期的日誌,描述兒子在何時、多常,以及如何玩公司的積木。公司還給這些母親即可拍相機,請母親照下兒子玩積木的情況,把照片寄給公司。統合這些實際的經驗,公司增加了積木的形狀、數量以及可以搭建的方式,預期上市時應該會更受歡迎。

 

楊舒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紙箱人 溯溪 James 劉謙 楊一展 

儲祥生:加碼超跌電子股
德信投信總經理儲祥生表示,這波電子股跌幅較深,被錯殺、跌深的電子股不在少數,此時加碼超跌電子股,賺錢機會較大。可從IC設計、IC封測、連接器、電源供應器等類股中,尋找潛力股。
美股三大指數24日均大漲逾1%,道瓊工業指數一周來上漲近300點,為四個月來首見。
台股明(27)日有鴻海家族除權息,儲祥生認為鴻海除權行情應可期待,有機會帶動電子股走揚,例如:台達電、智原、松瀚、聯電、聯發科等電子股,都是不錯的投資標的。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OTC上櫃市場跌幅加深,是否反映投資買盤不再?
答:急殺過程中,有些公司的泡沫被戳破了,這是因為公司的上半年獲利,與股價有很大落差。
因此,OTC跌幅更甚於集中市場,這些公司需要一段時間休養生息,因為,OTC聚集的是本土資金,人氣退場,也很難動起來。未來台股真的必須有大利多凝聚,才有機會吸引人氣回籠。
不過,這些股票有些跌幅已四、五成,因為跌深,反彈也具一定力道,雖基本面待確認,但可列入「藝高人膽大」的投資人的選股方向。
問:電子旺季將屆,投資人此時選股,是否應側重電子?
答:電子旺季通常走在10月,確實是加碼電子股較優。中概股這波沒怎麼跌,本益比較高,不建議加碼。此外,這波跌比較深的,也是電子股,此時介入電子股,賺錢機會較大。
我認為投資旺季的個人電腦等這類大公司,很「Safe(安全)」,不過這些公司股價表現比較溫吞,所以,可以往上游零組件去找,像是相關IC設計、IC封測、連接器、電源供應器等,配合上半年獲利、股價是否超跌等,去篩選個股。
選股可循三大方向,第一,找即將除權息股票。通常除權公司比較願意讓股價表現好一點,可以去找將除權息,且跌深的個股。這部分像是IC設計的智原、松翰等,本益比都算合理,風險不會太大。
第二是,找這波被錯殺的電子股,本益比偏低者,所以,應該從跌深的角度去找。因為買得夠便宜,勝率大,也更敢「ㄠ」。
很多家公司已公布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用上、下半年EPS4比6來估算全年EPS,從計算本益比來抓錯殺股。
像是有些檢測元件、面板股,另外,最近要減資的聯電也是。
問:股市要盤整一段時間,如何投資較具賺錢機會?
答:雖然看來不易賺錢,但被錯殺股票很多,比起9,000點以上進場買在高點,現在介入風險低出許多。我認為,投資人這時候應該思考的是,你要丟多少資金建立持股部位,拉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判斷指數,不如回頭檢視資產配置,空手投資人與滿手投資人,冒的是一樣的風險。

 

楊舒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童玩節 劉謙魔術 李春姬 偽娘 模型 

《我沒有這樣的意思》
公司某單位來了一位新人,該單位主管發了一封介紹新人的email給在同一樓層的同事,包含不同單位的同事。我也收到這封介紹函,並為該主管高興,因為新人的資歷看來不錯。(在後續的文章中,我將稱新人為新人A,主管為主管B)
同一天下午,一位不同單位的同事(C),在收到這封介紹信後,回了一封email給該新人的主管B,email上只有一行簡單的字:『某某某,什麼時候帶新人來介紹介紹!』Email的下方還附有原始的新人介紹文字。
我在讀完這行字後,心中產生一個疑慮!
為了實證我的疑慮,把送信者與收信者的名字刪掉後,我將這封包含新人介紹及『某某某,什麼時候帶新人來介紹介紹!』這行字的回函,列印了三份,並打電話請三位在不同樓層,不知道有新人這件事的同事(分別稱為D,E與F),輪流到我的辦公室來。
我把列印出的信件拿給第一位同事D看,並問他,假設他是該新人的主管B,在他看完『某某某,什麼時候帶新人來介紹介紹!』這行字後的直覺反應是什麼?他說完後,我把他的回答記在一張紙上。然後也把第二位及第三位同事的反應記在同一張紙上。
我沒有向三位同事解釋我這樣做的原因,等他們莫名其妙的離開後,我好奇地找來那位發信的新人主管B,並問他說:『你有帶你的新人去給同事C看嗎?他不是寫email給你,要你帶新人給他認識一下嗎?』這位主管回答沒有,我問了他為什麼,並把他的回答記在那張紙上。
在這位主管離開後,我找來那位回email想認識新人的同事C來。
我問他說:『新人的主管有帶新人來向你介紹嗎?』
他回說沒有,我接著問他,『你當初為什麼要回email,叫人介紹呢?』
C同事單純地回答說:『沒有啊,只是想單純多認識一個朋友而已,沒有其他意思!』
在他說完他當初的動機後,我把那張上面記有四個人反應的紙張拿給他看,說這是四個不同的人對他那句話的反應,看完後,他有點吃驚的說怎麼可能,因為上面寫著:
第一個同事D的反應是:『沒什麼特別感覺,只是單純想多了解一下新人吧!』這樣的反應與主角的原意類似。
第二個同事E的反應則是:『語氣有點命令的味道,應該是另一位位階較高的主管想要認識新人吧!』這樣的反應顯然與主角的原意截然不同。
第三個同事F的反應則是:『email上頭已有新人的介紹內容, 幹嘛還要麻煩別人!』這樣的反應也與主角的原意不同。
第四位,也就是那位新人主管B的反應則更戲劇性:『他又不是我主管,不知道為什麼還要我
個別為他介紹!』這樣的反應更與主角的原意大相逕庭。
四人當中居然有三人的解讀角度與主角有很大的出入,甚至是扭曲。 很顯然的,在溝通的這一端與那一端上,我們常是『高估了自己的理解力,低估了別人的誤解力』,在日常近距離一對一的溝通上,這種看不到表情,聽不出感覺的email,有時卻成為一種我們逃避溝通的工具,也構成了同事間更大的疏離感。
這位同事有點懊惱的向我說:『我沒有這樣的意思啊!早知如此,當初走過去就好了!』
確實,寫這封email的人與該新人主管的坐位只有五公尺。好遠的五公尺,好遠的疏離,他的原意當初只是簡單到『沒有啊,只是想單純多認識一個朋友而已,沒有其他意思!』在溝通的形式上,有人描述得很貼切,他說:當你可以打電話時,不要用email;當你可以面對面講話時,不要用電話;
當你可以用手拍對方肩膀時,不要用嘴巴。

 

楊舒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桐花 女球迷 ECFA 小S 衝浪 

辦公室的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女性上班族最常被批評的,其實是「情緒化」的問題。「情緒處理」的不好,「自己」會是最大的受害者!因為,只要在辦公室被冠上「情緒化」的標籤,將與「專業形象」絕緣!當然,旁人也會經常遭受妳「情緒化」的壓力,影響工作呈現。因此「情緒化」的人是很難升遷的。「情緒化」的成因除了是個人EQ的問題之外,「無法排除的壓力」也是主要的原因。
在辦公室中,「人際關係」是最難處理的,甚至比單純的達成組織目標還難。

 

楊舒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